纺织人若不关注再生纤维,将来塑料瓶都要被其他行业抢走了

  2017年《科学进展》上的研究显示:自1950年起人类大规模制造塑料,迄今为止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相当于9万座埃菲尔铁塔,或者12亿只非洲象的重量。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科学家团队表示,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了2050年留在自然界的塑料废物将超过120亿吨。尽管人们制造了这么多塑料,但这一难以被自然降解的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却很小。研究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欧洲国家对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为30%;中国达到25%;美国对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则只有9%,且这些数据从2012年至研究发表前,就没有再提升过。 然而即便是在回收利用率较高的欧洲,也只有30%的塑料废物进入到了循环经济闭环。那没被回收的塑料废物,就只能躺在城市的填埋场了吗?最终,波斯特选择和一家专门回收鞋子的德国公司合作。在该公司的帮助下,所有的旧球鞋都得到了粉碎处理,然后再根据质量进行分类。在外行人眼中,旧鞋加工处理后变成了一堆由各种纺织废料构成的粉尘和含有硬、软塑料的粉末;但对设计师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她可以用这些颗粒物制成地毯。 从远处看成品,条纹地毯的颜色像是深灰与浅灰面料的结合;但走近看就会发现,每个色块都是由各种颜色颗粒组成的。波斯特认为,这些“球鞋地毯”的最终视觉效果,比使用原始塑料生产出的真正黑白条纹的地毯要有趣得多。这些由球鞋做成的条纹地毯作品,将在法国巴黎的阿迪达斯新店中展示。另一名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毕业生托马斯·胡润(Thomas Hoogewerf),则远赴全球的拥堵的城市之一墨西哥城,他希望用废塑料解决这个城市的交通问题。 在走街串巷之后,胡润发现墨西哥城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 最终,胡润决定用墨西哥城街头常见的废塑料做个简易三轮车。其中的主要元件都是由再生塑料制成,额外使用的金属材料也是回收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三轮车的稳定性。他还发现,在加热条件下压制废塑料从而产生新的固体是一种有效的回收方法,因为这种回收方法对许多材料都适用,甚至还能处理一些非常“难伺候”的塑料垃圾。在2017年荷兰时装周上,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DIY(自己动手做)”一回,同样毕业于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荷兰设计师戴夫·哈金斯(Dave Hakkens)展示了自己制造的一种塑料回收机,帮助人们实现了在家就可以回收废塑料,并创造出新产品的梦想。哈金斯希望更多人可以从中获得启发,于是他将塑料回收机的制作方法免费公布在了网上。对塑料的回收与再创造并不只是学生们的一时兴起,这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也被他们带进了此后的职业生涯中。随着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愈发明显,越来越多关注环保的设计师们开始努力探寻解决办法。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的创业公司Plasticiet由设计师马丁·范·米德尔库普(Marten van Middelkoop)和约斯特·丁厄曼斯(Joost Dingemans)创立,他们的目标是用再生塑料制造“有价值的东西”。目前,该公司主要进行室内家具设计和建筑材料的生产。 早在2016年,丁厄曼斯和米德尔库普在孟买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家庭手工业正是脱胎于塑料垃圾的回收。于是,两位设计师开始手工开发塑料产品,用烤面包机将不同的再生塑料片熔化在一起。 事实证明,再生塑料不仅能够提供更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且还是一种可以被自由采购的材料。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各种颜色、图案和纹理的再生塑料。 建筑材料的外观与塑料废物的性质有关,塑料废物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材料外观的需求:有些塑料在熔化时非常坚硬,质感与花岗岩或水磨石类似;其他则可能变得更像液体,适合做成具备大理石外观的材料。目前Plasticiet已经与多家荷兰的回收公司达成合作,进一步加工这些公司回收的塑料,为客户生产更多以假乱真的“花岗岩”。从2019年1月开始,第一个进入公共空间的回收塑料作品就被摆放在了市中心的公园里。据了解,在整个项目实行期间,the New Raw将回收4吨塑料废物,相当于14个希腊家庭消耗的塑料量。从陆地到海洋,塑料污染已经蔓延到各个生态圈层。去年,“蛟龙号”从大洋深处带回的生物体内竟检出微塑料;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菲利普·施瓦布尔等人的报告发现,微塑料已经进入人体;荷兰在线也曾在文章中提及,到了2050年,海里的塑料可能会比鱼还多。 诚然,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荷兰设计师们的奇思妙想不仅让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变得更有意思,还为大家开创了一个回收再利用的新时代。